發布時間 : 2017/8/30 15:28:15
親愛的老師、家長們,暑假馬上就要告一段落啦。
長假過后,您的孩子可能會不愿回到幼兒園,各位家長不需過于著急,因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其實跟我們大人放完長假后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調整才能適應上班狀態是一樣的。
針對孩子不愿回園的情況,只需要家長們有策略的做好輔導和心理引導,您的孩子一定可以從容應對長假后的回園。
我們不妨從以下三種情況和類型來分析孩子回園難的情況。
1、“樂不思蜀”型
暑假期間,許多寶媽寶爸會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或者安排各種游樂活動,看著孩子玩得那么開心,父母心里再累也覺得值。
但是充滿樂趣的假期一結束,孩子卻哭著鬧著不肯去幼兒園了,這種情況怎么辦呢?
原因分析
旅行也好,游樂場也好,孩子們都感覺到新奇、自由,這本身就更能滿足孩子愛玩、好奇的天性。
幼兒園再好玩,畢竟也是有規矩、受管束的,只要暑期生活多姿多彩,孩子當然更愛假期。
專家支招
3、甚至可以模仿幼兒園里的活動或游戲,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幫助孩子實現假期和回園的心理過渡。
2、賴床厭食型
上幼兒園時,孩子每晚9點左右準時進入睡眠,假期就比較隨性了,睡得晚也無需早起,午睡都免了,結果假期結束孩子早上起不來,晚上不肯睡了!
原因分析
但在假期,作息生物鐘被打亂,飲食上多少也會隨著孩子的性子,用餐習慣上,喂飯、端著飯碗追著孩子跑的現象又會抬頭。
專家支招
2、飲食方面,保持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飯,零食、冰寒食物不要過多攝入,以清淡為主。
3、家庭依賴型
長假過后,孩子對于家庭和父母的依賴較平時更加明顯,每天都依依不舍的和父母告別,分手就問爸媽什么時候來幼兒園接自己,在園里也經常因為思念爸媽而表現憂郁,甚至是哭鬧。
原因分析
相對于幼兒園有節奏有秩序有規律的生活,家庭生活對于孩子更加缺乏約束性,因為家人的照顧也讓孩子的生活毫無壓力。
想到回到幼兒園卻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一切問題,并且要遵守幼兒園的紀律,孩子心里產生落差,自然不愿回幼兒園。
專家支家
幫助孩子保持在幼兒園里形成的生活自理的習慣尤為重要,更不能因為假期就降低對孩子生活素質和行為習慣的標準。
除此之外,要對孩子進行贊美式的鼓勵,用肯定的鼓勵的語言替代那些埋怨牢騷的用語,讓孩子察覺到自己的成長。
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假期結束前父母們只要做好以上引導,相信我們的孩子們會很快速的完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回園準備。
開班課程:
2017年園長培訓秋季班,10月15日開班咯!
相關文章: